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。推进国有、集体、非公资本等交叉持股、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,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,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、保值增值、提高竞争力,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、相互促进、共同发展。中央与地方在深化国企改革中,都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和指标。
混改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
十九大再次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深化国企改革举措,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经强调指出,“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”。这也是由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在属性和突出作用决定的。混合所有制改革,实质上是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结构调整。
混改是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入口
当前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迈入新时代,国民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在新阶段里,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。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举措,推动国有经济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布局优化、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,实现质量更高、效益更好、结构更优的发展。混改将发挥有效主导作用,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,迈向中高端水平。
资产评估为深化国企混改守住价值关口
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《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》的相关规定,绝大多数涉及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变动的行为,都必须进行资产评估。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,势必涉及产权变动。资产评估成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。作为价值评估、判断、定价的专业手段,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专业力量,资产评估可以有效助力混合所有制改革。
有效避免混改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风口
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,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,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克服的障碍。规范有序地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,就必须切实做好资产评估定价工作,更多通过产权、股权、证券市场发现和确定价格,引入合法的专业机构独立全程参与,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。在具体实操中,对于如何理解流失、防范流失、界定流失方面,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规范。
这其中,评估专业技术标准是根本。资产评估要通过程序规范化、方案优化来更加精准地服务混改,确保结果合理,要提示有关主体重视评估结论所使用的假设,注重混改经营主体变化等导致的不同时点评估值的差异,注意评估结果和交易定价的区别。
评估程序规范执行是关键。评估程序是判断评估责任必不可少的条件。尽管混改现实情况非常复杂,但执行程序一定要到位。对于执行程序受限的情况,一定要有替代性方案,并评估分析由于程序受限对评估结论的影响。对此需认真研究并充分披露。
评估机构源头参与是保障。提前参与国企混改方案的设计,可以整体把控混改风险,对事后评估责任的认定和评估结果的应用都有好处。混改实践非常复杂,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,跟国有企业和不同监管部门沟通,商讨制定有效方案和措施。
评估信息充分披露是基础。专业机构执业程序完善、尽职调查充分、评估方法适当,有助于促进混改客观公正实施。评估报告是向各方提供标的企业财务、价值信息的载体。它充分披露并防范了混改的风险,是避免混改成为国有资产流失风口的有效途径。(作者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)
|